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最近总休息不好,头晕得厉害,写书的激情也掉了,码起字来就很难受……所以暂歇一天,调节一下。今天码了八千多字,分两天更,一天一章四千多字。休息归休息,全勤还是要保住的,全勤对扑街作者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吧,见谅

随着陈皇令下,左右金吾卫立即出动,甲胄铿锵,脚步很快,去请韩清山、林伯昌及吴少光等人,前来见驾。

不一时金吾卫返回,身后跟了一长串的人。

金吾卫复命归位,韩清山等人则纷纷走上前来。

韩清山、林伯昌与黄志高三人,站在最前,并肩而立。

中间两人,祝修远看着面生,应该就是那吴少光与刘安平了。

最后两人,则是牛刚与朱立两兄弟。

众人行大礼,口称“草民”,陈皇连连点头,笑容满面,免了他们的礼。

陈皇首先看向韩清山,脸上有十分的笑容,与之聊了两句,说了些什么“下山后习不习惯?”以及“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之类的话。

接着陈皇又看向林伯昌,脸上的笑容只剩八分了,陈皇也与之聊了两句,勉励他以后去了神雷军,要好好辅佐江城伯……

然后,陈皇视线一转,落在黄志高身上。

陈皇脸上的笑容,原本还剩六分的,结果一见黄志高这幅尊容,五短身材,十足一个胖墩儿,跟“勇武”二字扯不上一点边的样子……

陈皇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并逐渐减少,四分,两分,一分,最后一分笑容也没有了。

两个眉头还微微一蹙。

此刻陈皇心中所想,应该是这样:“此人……怕不是混进来的吧?”

那黄志高,因身材不美,格外在意别人的目光。

他可以敏锐的觉察到,别人看见他之后,神态及情绪的变化。

长久以来的“残酷环境”,让他练就了这个特殊的“技能”。

所以,陈皇表情的变化,一丝不落,都被黄志高觉察了去。

如果是其他人,黄志高定然会跳起来,与之理论,并让他尝尝来自五短身材的拳头。

可是这位,是皇帝……他哪敢啊!

在陈皇越来越怪异的目光下,黄志高经受不住,逐渐低下头去。

这么多年了,他又体会到了那种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的滋味……

“你叫什么名字?”陈皇凝着眉头,终究开口。

“禀陛下,草民黄志高,原是泉州水师副将,十数日前,才脱了军籍。”黄志高稍稍抬头,瞄了眼陈皇,然后又立即低头。

“嗯?你曾是泉州的水师副将?”

陈皇表情惊讶,上下打量着黄志高,这五短身材,与水师副将,两者完全搭不上边啊。

不仅陈皇觉得奇怪,在坐众臣,包括鄱阳王等,也微感诧异,不由重新打量这个五短身材。

“水师副将?”当然,更多大臣在那哄笑,指指点点,皆认为黄志高满口胡言。

黄志高面色尴尬,但在这朝堂之上,他身份低微,实在不好说什么。

“禀陛下,草民句句为真,兵部的花名册上,记录有草民之名,一查便知,草民不敢撒谎!”黄志高无奈道。

“嗯!”陈皇点头。

的确如黄志高所说,天下各军的花名册,在兵部都有备份,只需一查便知,应该不会有人敢在此事上弄虚作假。

“你曾是泉州的水师副将,想必也是有才能的……”

陈皇忽然想起,今日的三个武举项目,几乎每一次都能听见“黄志高”的大名。

也就是说,这个五短身材,不可以貌取人,他虽然是个胖墩儿,但却也是一员猛将。

这么一想,陈皇脸上复现出三分笑容。

勉励黄志高两句,陈皇又将视线看向后面两人。

这两个人,祝修远也挺面生。

但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此二人应该就是吴少光及刘安平两人了。

陈皇打量这两人的时候,祝修远也在打量他们。

只见其中一人比较年轻,十八九岁年纪,虽是平民衣着,但甚为光鲜,一丝尘土也无,另外,此人面若敷粉,俊俏风流,竟是一位公子哥模样的人。

另一人就比较寒碜了,四十多岁,衣着不说破破烂烂,但也不甚干净,尘垢满面,比乞丐好了那么一点。

这两个人,完全不同,也不知道哪个是吴少光,哪个是刘安平?

陈皇视线在此二人间转了两圈,最后落在那个公子哥模样的人身上,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禀陛下,草民……吴少光。”吴少光有些激动,大抵就跟见到一个大人物般,差点手足无措。

“嗯。”陈皇十分满意吴少光的表现,多问了两句:“哪里人氏,家中还有什么人?”

“禀陛下……”吴少光迟疑了一下,似乎想了一会儿,“草民乃明州奉化县人,家中高堂俱在,无兄弟姐妹。三月前,因见城中张贴武举告示,遂辞别父母双亲,只身赶来京城,参加武举……”

陈皇非常高兴,勉励了吴少光两句,然后又看向那个比乞丐好那么一点的人。

这位,应该就是刘安平了。

刘安平这个形象……陈皇不喜,但因有黄志高的例子在前,陈皇也勉为其难,与之聊了两句。

据刘安平所说,他是一个江湖人,闯荡江湖半生,看透了许多事,渴望安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朱立与牛刚两兄弟了。

这两人是韩清山的兄弟,陈皇已经知道,与他们聊了两句后,他比较喜欢牛刚的性子,比较直。

那牛刚生得威猛,说话瓮声瓮气,性如孩童,言谈间,不经意就说出些惹人发笑的话来,逗得陈皇哈哈大笑不止。

认识了众人,陈皇又对他们勉励几句,左右无事,陈皇便携了尤贵妃起驾回宫。

文武百官也纷纷坐车回城。

祝修远交代周冬两句,拍拍屁股,又做了甩手掌柜。

他带着董淑贞、李继业及李卿奴他们,也一起回城。

……

偌大一座京城,其中茶楼酒肆无数。

这些地方,历来就是各类消息的汇聚地。

从前日开始,那武举校场中的盛况,就“统治”了全城的大小茶楼。

那些花了重金,购买“门票”的人,武举结束回城后,便马不停蹄,奔赴各个茶楼,在那“开坛说书”。

得益于这些人的大力宣传,这两日间,武举之事,再度登顶“京城热搜”。

为城中百姓所津津乐道,就连三岁孩童都能随口说两句……

不过在今日,武举之事的“热度”稍稍有所下降。

因为上元佳节临近了,两日之后,便是这个堪比元旦的节日。

上元佳节的重头戏,是赏灯,到那个时候,全城都挂满了各类灯笼,五彩缤纷,色彩艳丽,尽显盛世的繁华。

就热闹程度来说,恐怕元旦节都比不上上元节。

这不,从今天开始,城中有关上元佳节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持续挑战武举之事的“热搜榜首”之位。

江城伯府,也在董漱玉的带领下,紧锣密鼓的做着过节的准备。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zz1k8/n733sb8o.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麒麟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