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不等风瑜等到这个时机,  她发现,太子的婚事定下来之后,身边的人也开始旁敲侧击起来。

女子及笄之后,  差不多也就可以将婚事准备起来了,  但是正常在这之前,  就可以相看起来了。说白了门当户对且年龄相当的异性并不是什么太丰富的资源,  别以为公主不愁嫁,就觉得合适的人就好找了。随便找一个自然很好嫁,  像是乾元帝,如今有七八个公主,这还只是个开始,  像是如今,  宫里头又有妃嫔陆续传出了有孕的消息,  这些妃嫔出身不高,位份也一般,乾元帝也没有对谁有超出一般的宠爱,到了他这个地位,这个年龄,好看的小姑娘已经没什么新鲜感了,无非就是解决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他也不刻意让人避孕,运气好怀上了,那就生下来呗,皇家也不差这几口饭钱。

对于其他公主的婚事,  乾元帝其实并不是很上心,像是大公主,就是娴妃做的主,  娴妃就大公主一个女儿,这么多年来,她也早就绝了再次生育的心,因此,也就是一门心思为了女儿着想。娴妃没有儿子,所以,即便是她娘家想要让她支持徒景平,用大公主去拉拢某个勋贵,好让对方站在徒景平那边,娴妃果断拒绝了。开玩笑,徒景平登基,难道她还能做太后不成。人家自个有亲妈在呢,她一个庶母胡乱掺和什么!自家女儿作为乾元帝长女,虽说不如长宁公主得宠,但是,也不是什么小透明。

娴妃毕竟是潜邸的老人了,也就是当年因为风瑜的特殊待遇闹了一场,平常还是很低调的,乾元帝虽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薄情,但是那些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并不会有多少吝啬,因此,在娴妃想要为大公主的婚事求个恩典的时候,乾元帝自然是答应了下来。如今又不是tai\\zu\\tai\\zong的时候,那会儿天下还未一统,除了受宠的公主可以下嫁到功臣之家之外,一些不受宠的公主直接送出去联姻诸侯的也是常事。现在公主的婚事其实自由得多,选好了之后只要自己以后不后悔就行。

娴妃根本不打算将女儿嫁到勋贵人家,作为公主,如果是嫁入勋贵人家,起码也得是侯府,而这些侯府有几个能保证将来不卷入夺嫡之争中的,到时候站错了队,即便是公主也很难置之事外,所以,娴妃思来想去,觉得那等武勋人家还是算了,但是若是选什么进士,那也不是什么好选择。别看戏本子上动不动就是考状元,娶公主,唐代科举有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如今科举比起那时候,规则可要完善得多,就算是天才,真要是走到会试这一步,一般也二十多岁了,历史上年纪最轻的进士出现在乾隆朝,朱珪17岁就考中了进士。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珪那时候也定亲了。若是想要找个年轻的进士做驸马,如果没打听好情况的话,说不定就要摊上个陈世美,回头再来个认亲的秦香莲,那皇家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娴妃是个很聪明的女子,既然不选武勋和新科进士,那么,文人之中也是有世家的,这年头的世家肯定是比不上南北朝隋唐那会儿的,宋朝的时候,这些世家就因为科举的成熟衰落了下来,各类学阀将这些世家门阀给取代了。但是,有个好祖宗,终究还是很有用的,比如说某个膝盖比较软,家里常备各种劝进表的衍圣公家族,历朝历代,对他们家都有加封,到了现代社会,都能捞到一个依旧可以世袭的编制,这让其他那些先贤情何以堪啊!

当然,对孔家,娴妃还是敬谢不敏的,这种人家,多少次改朝换代,他们都能通过投机安享富贵,对他们来说,一个公主真没什么分量,说不定还要被说成是皇家讨好他们,娴妃除非是疯了,才会给女儿找这么一个婆家。所以,娴妃找上的是成安侯府。成安侯与张家一样,也是从龙比较早的文臣。

成安侯府前朝末年的时候见权臣宦官操纵皇位,各路军阀争权夺利,对此失望或者说是无可奈何,干脆就辞官回乡,后来taizu有了一定的基业,到处寻访人才,第一代成安侯徐晔那会儿其实是被家族硬推出来的,没办法,这乱世里头,在别人的地盘上,你要是一门心思做隐士,回头人家随便出几个点子,就能弄得你求告无门。徐晔也是个有本事的,他不擅长军略,但是,那会儿他主持军屯民屯,安置流民,做事干练,很快就得了上头的看重,后来就慢慢成为了当时的重臣,等到taizu称帝,徐晔先是被封为伯,后来以伯爵的身份担任户部尚书,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已经年迈的徐晔进封成安侯,徐晔没多久就去世了,taizong皇帝恩典,下一代不降爵袭封。

徐家人说是勋贵,但是跟武勋根本不是一路人,他们家依旧还是文臣那一拨,偏偏他们家运气比较好,taizong皇帝一次行猎,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精于骑射的taizong皇帝居然惊了马,正好当时成安侯世子也在,他硬是用身体做了垫背,将皇帝给救了下来,自个却是留了病根,之后就变得体弱多病起来。做皇帝的人,不能忘恩负义啊,因此,成安侯家虽说这个爵位没能世袭罔替,却也能袭三代不降。

成安侯一脉也是有意思,他们家一直坚持科举,不过,世子最多考到举人,然后其他几个儿子都各凭本事,虽说没有如同张家一样,代代都中进士,但是,如今几代下来,也有了一个进士,两个同进士,举人也有两三个,有了侯府的支持,仕途还算是顺利。

娴妃看重的就是如今成安侯世子,年纪与大公主差不多大,最妙的是,她之前找人打听了一下,成安侯这一脉素来成婚比较晚,因此,成安侯世子还没定亲。横竖成安侯主支这一脉历来比较低调,虽说也在朝堂上任职,但是选的都是清水衙门,所以,娶个公主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前途。娴妃厚着脸皮跟皇帝说了自己的打算,倒是让乾元帝都惊住了。主要是成安侯府素来在朝堂上没有太多存在感,所以,乾元帝一时半会儿差点没想起他们家来,如今一看,果然是做驸马的好人选。不过,这会儿就算是皇帝要赐婚,哪怕是给臣下,也得先问过对方的意见才行,一般都得先问过赐婚双方是否达成了一致,皇帝才会下赐婚的旨意。这会儿涉及到的是公主,乾元帝自然更得问明白了再说,别到时候弄得不好,让女儿女婿变成了一双怨偶。

好在成安侯府还是很识相的,他们家侯爵的爵位还能再传一代,往下应该还能保证一个子爵,不过再下一代,就得老老实实继续走科举的路子了,有个公主的身份在上面镇着,起码能给成安侯府更多缓冲的时间,因此,乾元帝透露了这个意思,也没说是哪个公主,成安侯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毕竟,如今适婚的就是大公主和二公主,这两个都没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只要不犯糊涂,也不会牵扯到什么夺嫡之争,如此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大公主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二公主那边,陈嫔,她现在已经是陈妃了却闹了幺蛾子,陈妃膝下抚养着六皇子徒景裕,徒景裕生母虽说是失宠了,但是赵婕妤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徒景裕大一点进了皇子所读书之后,赵婕妤就各种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又是送针线,又是送吃食,将徒景裕的心都给拉拢过来了。陈妃又不是傻子,没得白给别人做嫁衣,因此,她对徒景裕愈发平淡,徒景裕也还年轻,不知道好歹,因此,心里头也愈发向着生母,所以,徒景裕这个养子在陈妃那里真没什么存在感。按理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妃应该好好对自己女儿才对,但是她觉得自己如今作为妃子,连个封号都没有,完全是因为自己只生了一个女儿的缘故,因此,对二公主也算不上多疼爱,她更顾念的是自个娘家。

当然不是整个的齐国公府,而是三房。老齐国公之前去世,三房就被分出去了,陈妃的父亲也不是什么能干的人,也就是靠着父辈的恩荫,混了个六品的小官。他分家的时候分到的家产并不是很多,这也是有爵人家的正常操作,有爵人家很多东西其实是不能分的,而且,各家的规矩一般是袭爵的嫡长子分七成,其他嫡子庶子加起来才能分三成,父母留下的私产按照父母的遗命来分,陈妃的父亲虽说是嫡子,但是其实是嫡次子,下面还有个嫡幼子,所以,还真是有些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意思,所以,父母的私产分到的并不算多,其他的也就是分了个宅子,还有两处田产和一个铺子,另外就是些家具摆设之类的,分到的银子也就是几千两,习惯了国公府奢侈生活的一家子分家之后没多久就过得有些捉襟见肘起来,以至于不仅不能支持宫里的陈妃,还得向陈妃伸手要钱。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o1oko/os8z8sbo.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棉花糖小说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