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十分热播,反映宫庭生活的小说、故事也充斥网络、书市。这个是千古一帝,那个是万世明君!你佩服秦始皇,他崇拜朱元璋。唐太宗天下第一,宋太祖盖世无双!秦桧乃千古奸臣,高宗则是个昏君!

当皇帝可以说是古人的最高理想,刘邦还是一个小亭长时,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风场面,羡慕得不得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脱口而出。项羽在吴中也看到秦始皇出巡,妒忌的眼睛里冒出火星,咬牙切齿地说道“彼可以取而代之”。

一旦当上皇帝,马上就是至尊,就可以随意杀人打人,而被打被杀的人,既不能辩解,也不能抗议,只能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谢主隆恩"!

因为你不这样说,他可以杀你一个,也可以杀你全家,更可以诛你九族、灭你十族。他可以把你一刀两断,也可以把你千刀万剐。

皇帝合法伤害你的权力是无限的,惩罚你的手段也是无穷的,你只有配合的义务,没有反抗的权利,谢恩是因为他没有进一步的伤害你。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主隆恩”,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上皇帝,还可以随意占有异性。隋炀帝说:“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意思是除了我妈和我女儿,其他的女人我想要那个要那个。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亲姑姑和堂姐妹,都被他纳入后宫当妃子。

男人当了皇帝可以三宫六院,后宫养几千几万的美女,女人当了皇帝也不遑多让,武则天养了好几个高大帅气的面首。

真是想想都觉得美,齐人之福,不过是一妻一妾,皇帝之福那可是全天下的所有美女,别人的妻子、女儿,只要他看上的,马上就可以无条件地占有。

中国人,尤其是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做皇帝的梦,人人都梦想着“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梦醒后知道自己做不成大皇帝了,便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当个土皇帝。当上某个地方的一把手,马上就明里暗里搞起皇帝那一套,唯我独尊,搞起三妻四妾的把戏来。

所以个人认为,想当皇帝的都不是好人,别人拥戴的除外,略举几例:

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是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不过我总觉得未必!不可否认,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确实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因为是次子,虽然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后来又晋封秦王,但终究无缘太子之位。为了当皇帝,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杀死,同时将十个侄子斩草除根!当时父亲李渊仍在世上,而且是皇帝,看到儿孙被杀不知如何悲痛!他不敢治罪李世民,只能封他为太子,全权处理军国大事!不久退位。李渊还算聪明,如果不退位,李世民未必不敢杀父!我常常想:能将兄弟侄子全部诛杀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爱护百姓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自然要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如果威胁到皇权,不要说如子,亲生儿子也照杀不误!

李元吉死后,留下妃子杨氏,据说体态风流,性情柔媚。丈夫与儿子死后,杨氏了无生趣。一日亲赴宫中,竟自请死!李世民见她生得美艳,非但不加治罪,反而迎入府中,倍加抚慰!将弟、侄杀死弟媳妇据为己有,也只有千古一帝做得出来。

另外,李世民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并要求他们直书其事。初时褚遂良不许,后来房玄龄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今上实录》,于贞观十七年七月癸巳日献予太宗。唐太宗要求史官直书其事,相当于现在的领导在会上要求下属给自己提意见,也表明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于是下属们纷纷批评他工作太累,不注意休息,不爱惜身体之类,谁敢批评他以权谋私,受贿索贿?唐太宗也是一样,他要求阅读《起居注》,并要求史官秉笔直书,等于是公然指使臣下在相关记载中美化自己,以后谁敢讲他不对?从此溢美之词流于后世,缺点、错误不敢记载。后世皇帝都是他的子孙,谁敢说父亲、爷爷不对?李世民自然天下第一了!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史书上也说他雄才大略,人中之龙,被称为“平民皇帝”,

一些旧式史学家甚至捧他为“民族英雄”。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也未必!

在古代乱世中,难免会出现几个野心勃勃、运气又极佳的枭雄,趁着国家大乱的时候,召集党羽,打着所谓替天行道的旗帜,不是篡位称帝,就是拥土封王,和那些外强中干的、“正统”的帝王争夺统治权,用百姓的鲜血和泪水换取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在一堆堆白骨上构建他们所谓的千秋大业,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美化成荒唐的神话和传说。

蒙元末年,英雄四起,各据一方。元廷虽然派兵镇压,但是起义军此伏彼起,元廷穷于应付。四年之后,起义军首领刘福通部打出“反元复宋”的旗帜,拥宋徽宗的后裔韩林儿为帝,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这时朱元璋穷苦不堪,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冷汗淋漓。于是他投身到一个小首领郭子兴的队伍。他的投军,最初不过是混碗饭吃,哪有什么雄心、野心?由于作战勇敢,逐渐取得郭子兴的信任,娶了郭的义女马氏为妻。郭子兴死后,他取而代之,自己就有了本钱。

如果朱元璋真的是“民族英雄”,那他进军的矛头应该直指北方──元廷的所在地。但是从他率领郭子兴的部众开始,到他于1368年登上帝位之前,他的进军方向始终是向东──打张士诚,向西──打陈友谅,向南──打方国珍,从来没有向北进军去打过元兵。

这些行动是不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或者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所造成不,这种“不打元兵,专打友军”的做法是朱元璋的“既定方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许多抗元起义军纷纷北上之时,他按兵不动,坐视友军与元兵血战,付出重大牺牲。在友军互相火并之时,他又拉一方打一方,从中获利。他从起兵到登上皇帝宝座,一共15年。前10年中,他在夹缝中生存,坐大;到后5年,他才重拳出击。1363到1364年,他消灭了陈友谅这一股势力,尽得江西与两湖之地;1367年,他又集中力量,一举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两股势力,取得江苏、浙江、福建这一大片地方。

10多年中,他一直“缓称王”,只打“大宋”的旗帜,用“龙凤”的年号,让刘福通、韩林儿做自己的挡箭牌。待韩林儿兵败前来投奔,他觉得这个傀儡已无利用价值,就害死了韩林儿,自己先称吴王,再登位做了大明皇帝。朱元璋一直把抗元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却在后方蚕食友军,耐心等待元廷主力和各路友军实力的耗尽。时机成熟,他才下手,不仅摘了许多“大桃子”,而且坐得“民族英雄”的美名。

打江山靠投机也罢,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多次在文告中说“予本布衣”。在封建社会里,“布衣”指的是无官无爵的老百姓、劳动人民。既然是穷人出身,对百姓总应该好点,其实不然。不要说对老百姓,看看他对共同打江山的弟兄,对自己的三亲六戚,对为他办事的文武百官又是如何对待的史书上明文记载:百官每日早朝,必与家人诀别,朝罢无事归来,相庆又活一日。

朱元璋嗜杀成性,杀人是他每天的必修功课。至于杀人多少,则视他的心情变化而定。要想他不杀人是不可能的。被杀的对象是哪些人首先是共同打江山的功臣。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代有之。但是杀功臣之彻底,朱元璋堪称古今第一。除了少数几个人侥幸病死外,可谓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而且株连甚广,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四万余人,明初的功臣宿将,包括亲朋故旧,一时俱尽。至于那些儒生,本来就看不顺眼,说错了一句话,杀!写错了一个字,杀!至于罪名,那就不必多说了,既然皇帝要杀你,当然是你犯了该杀之罪,何必再问!

在史书上,御用文人对于任何“太祖高皇帝”都是一片歌颂之声,但民间对于朱元璋并无好感!他老家流行凤阳花鼓。鼓词曰: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当然,除了唐太宗明太祖,世人最崇拜的伟人,应该是轩辕黄帝。可是,黄帝也不能保全德行,挑起涿鹿大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这些人其实都是权迷,被利欲扭歪了性情,不过他们成功了,便成了大家崇拜的伟人!如果失败呢?

开国皇帝不一定是英雄,皇子皇孙更加不一定了。他们的权力不过来源于血统,但他们总是天真的认为,自己除了血统高贵之外其实也很牛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信。捉急的智商加上权力的任性,往往会放大愚蠢,最终招来覆灭。比如春秋时期的周厉王同学。

分封制度下,周厉王即便贵为天子,真正管辖的范围也不过方圆几百里。要想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还真的很难。既不能去瑞士开秘密账户,又不能去巴拿马开公司,更没法开个创业板在在股市圈钱,那时候的周厉王还不知基金、股东之类的故事,否则一百多个诸侯国可以随便玩乾坤大挪移。周厉王钱不够花只能与民争利。山林沼泽,但凡有利,想用的一律征税。

不过这么干难免有不能好好做梦的草民说三道四。一般为强盗者,自惭形秽,偷抢完事也就算了,断然不会说不让被害者喊两句苦。但国贼就不同了。有了权力合法抢劫就抢出神圣感来。昏君往往又是国贼中吃相最难看的那个。厉王同学搜刮草民却又见不得别人妄议朝廷,不仅是妄议,就是不议也不成。最后连一般的赞美都没劲,一定要穿破菊花的那种赞美。

厉王天天派特务在街市巡查,但有怨望,严惩不贷。历史上很多成语,比如道路以目就是这一届流传下来的。周厉王堵了三年,天下臣民终于都鸦雀无声。他觉得自己很牛逼,开始吹嘘自己治国理政的思路。

但周朝分封制度下天子只是贵族的头子,虽然有常设的军备,却没有常设军队,军队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所谓“国人”组成的。国人一生气,后果很严重。有人一呼而起,暴动进攻王宫,厉王完全没法自救,只能灰溜溜的去投奔野猪,不敢再回国都。

春秋时代这样牛逼的人民还有好几届。比如位于中原卫国人民,一言不合就暴动,连续赶走三届昏君,而且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美。最倒霉的一个穷兵黩武的卫国国君叫做“州吁”,出访路上被从陈国绑回来公审。晋国国君看不下去,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核心!想出兵干涉。结果大臣劝他,州吁这么个昏君,公审便宜他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国君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低调都是被人民逼出来的。

但秦国依靠愚民、黩武的“商鞅变法”大获成功之后,乾坤混一,皇权独大,歼灭了制约王权的贵族、武士阶层的同时,没有选择的底层人民逐也渐丧失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越来越不行。有人在天降陨石的时候刻了一句咒骂秦始皇的话,秦始皇就把周围几里的人全杀光,视人民如牲畜。所以陈胜吴广在山东起事的时候,有人报告秦二世说,皇上不好了,山东人民造反了。秦二世根本就不信。因为他觉得这些蝼蚁根本就没有反抗的那个勇气。直到吴广的军队打到函谷关,秦国的主力军队不是在北边剿匈奴,就是在南边征百越,关中根本没正规军。若不是还有七十万骊山囚徒,大秦早就完了。当然,就算是秦国的正规军后来回来,也被项羽在钜鹿杀了个干干净净——人心离散的时候,你有多少军队都不行,因为军队也是人组成的。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n3k38/3k8zkzk8.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洋葱小说网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