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宋仁宗曾有过三个儿子:长子杨王赵昉,次子雍王赵昕,三子荆王赵曦,皆早亡。他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没有儿子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不难想象,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宋仁宗肯定着急。

从至和三年开始,仁宗就时常犯病,一时人心恐慌议论纷纷。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接连上疏,极力劝说仁宗早立皇嗣以固根本,仁宗说后宫又有怀孕的,此事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是个女孩。当时赵宗实的生父赵允让刚好去世了。

赵宗实是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明道元年正月三日在宣平坊第宅出生。据说赵允让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宗实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张文节是赵祯的监察使,在赵祯跟前直言快语百无禁忌。一天君臣闲话,赵祯对老张说:“你好孤单啊,我以后要好好照顾你”。老张并不领这个情:“我不孤单,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亲戚挚友朋友圈。你才孤单呢”!

赵祯不解。张文节说:你后宫虽有佳丽三千,可是又生不出儿子,难道不孤单吗?老张讲话直奔主题,把天聊得死翘翘的。想到自己的身世和膝下无子的凄清,赵祯怏怏不乐无精打采地回到后宫。曹皇后见他不开心不快乐还皱眉头,问他为什么呢?赵祯转述老张的话,曹皇后低头垂泪道:“我们也抱一个孩子吧”!于是赵祯就把四岁的宗实养于宫内,由曹皇后培养。曹皇后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也接入宫中。

赵曙与高滔滔年纪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

赵宗实在濮王的孩子中排行13,所以长辈唤他十三,宋仁宗让他做团练使,因此也有人叫他十三团练。

这时曹皇后也把外甥女接来做养女,这个养女就是高滔滔。

这曹丹姝虽是皇后,日子过得却并不舒心,赵祯是个美女控,曹丹姝却相貌平平,不是赵祯的菜,所以大部分时候都独守空闺,有了高滔滔,生活中才多几分亮色。

一个是皇帝的养子,一个是皇后的养女,两个小孩又都在宫里,就有很多接触的机会。而且曹丹姝是正宫娘娘,赵曙在宫中的饮食起居都由她照管,这无形中让赵曙和高滔滔更为亲近。

因此,赵宗实在宫中被称为“官家儿”,高滔滔被称为“皇后女”,

可以说在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候,他们心里已经有了对方的一席之地,是真正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在普遍盲婚哑嫁的古代,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有几个人能像他们那样,不但婚前就认识,还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又有几个人能像他们那样,恰好门当户对、年纪相当,不需要对抗世俗礼教就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仁宗有次逗宗实说,“皇后女可以为妇否?”(把滔滔嫁给你好不好)小宗实“谢之”,也就是表明自己很愿意并且谢恩。

当赵祯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对赵宗实的态度就很难不有所改变,1039年,赵宗实又被送回到亲生父亲那边。

这个时候,赵宗实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他对高滔滔说:“你做什么都好,可是我却不如别人。”

可是真正爱你的人,她并不在意你是不是比别人好,她只在意你是否快乐。这就是高滔滔对赵宗实的感情。

宗实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礼服朝拜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

赵允让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把得到的全部分给那些就要离开这里的旧人。宗室中有人借了金带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就是我的带!”。赵宗实曾让殿前侍者把他的犀带卖掉,结果弄丢了,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赵宗实也不追问。

后来宋仁宗的亲儿子赵昕又死了,宋仁宗又把赵宗实立为皇子,赐名赵曙。高滔滔次年生下长子。

后世有一种解读,认为曹皇后收养高滔滔是为了将她献给宋仁宗,这也是后宫妃嫔常用的手段。

官家不喜欢自己,就培养让他喜欢的女子,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步棋曹皇后走得很正确。

用“养女”的名头,则是因为赵家皇帝担心有碍名声,从不大肆选妃,曹皇后就照着宋仁宗的品味,从外引进或在内提拔一批“人才”,以养女的身份留在自己身边,再巧妙地进献给宋仁宗。

这样一来,宋仁宗不必给世人留下好色的印象,这些“养女”如果没有被看中,也可以自行婚嫁,大臣们也说不出什么。

至于辈份问题,姑娘们只是曹皇后的养女,并不是宋仁宗的养女。而且皇家向来不怎么在乎辈份。比如宋仁宗硬是把爱女赵徽柔嫁给表弟,就没把辈份放在眼里。但是,高滔滔并不是这种角色。

一来,她本身就出自高门大户。母系这边的曹家就不用说了,和曹皇后是一个家族,乃是北宋的一流门第。

父系这边也不弱,曾祖父高琼早早就投奔赵光义,历任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等职,曾参与过澶州之战,立下大功;祖父高继勋有“神将”之称,曾任建雄军节度使;父亲高遵甫官职比较低,是北作坊副使。

但就算父亲只是小官,家门摆在那里,怎会容许曹皇后将她当做棋子?想让她的婚姻利益最大化,就不能嫁给宋仁宗,那属于资源的浪费,嫁给下一任继承人才最符合曹、高两个家族对她的期许。

二来,曹皇后是真把高滔滔当做自己的女儿。

曹皇后比高滔滔大16岁,如果她有儿女的话,和高滔滔差不多一样大。两人又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某种程度上,她是真把高滔滔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又怎会将其献给宋仁宗?那太丧心病狂了。

何况,以高滔滔的出身,要是进了宫绝对是高位,这对于曹皇后来说未必是好事。为了便于控制,她的其他养女身份都很低微。

所以无论于公还是于私,高滔滔的养女身份都很纯粹,她绝不是给宋仁宗预备的。要是有一丝一毫的迹象,她和赵曙的婚姻也不会这么顺利,别人不说,赵曙的父亲也会反对。

然而,虽然曹皇后理论上是赵曙的母亲,也是爱妻的姨母兼养母,他登基后还是和曹皇后有了芥蒂。

宋仁宗对赵曙挺不厚道的,没儿子的时候迫于群臣的压力,不情不愿的将赵曙接到宫中,一生下儿子就急急忙忙的把人送回家去,过上几年儿子夭折了,韩琦、包拯等大臣强烈建议他立赵曙为继承人,他百般推辞,说自己还年轻,还能生儿子,让大家再等等。

等来等去,等了位公主。大臣们旧事重提,宋仁宗硬是扛住了,继续在后宫努力,同时对赵曙有了意见,认为他串连朝臣,赵曙为证清白,以守孝为名不接受朝廷让他当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的任命。

其实自打被选为皇嗣之后,赵曙的处境就比较艰难。宋仁宗心心念念要生自己的儿子,对赵曙没有父子之情,大臣们越欣赏赵曙,他就越觉得赵曙居心叵测,对他怎么看都不顺眼。

赵曙也是个有气性的小伙子。你不想认我当儿子?我还不想认你当爹呢!也不稀罕那皇子之位。

庆历七年三月,高滔滔嫁给赵宗实,当时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这对小夫妻婚后生活美满,他们在濮王府一起生活了15年。

又过了几年,宋仁宗生了重病,确定自己不行了,才依群臣所奏,立赵曙为皇子。赵曙心里是憋着股火的,这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算什么呢?爷不伺候了,不想当备胎!连上十多遍奏疏推辞。

后来在大臣们的劝告下才入了宫,临行前还对家人说:“你们好好的守着家,官家有了子嗣我就回来。”他这是有经验了,知道皇帝一有儿子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

不过这次宋仁宗没生儿子,自己反而驾崩了。赵曙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但他对宋仁宗还是有怨,便迁怒于家眷。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n3k38/3k8zk818.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