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军官虽然没有参与光绪皇帝的维新运动,但是军官是光绪皇帝的亲信。光绪皇帝经常说他有哼哈二将,一个是陆军新军指挥官袁世凯,一个就是北洋水师的军官。袁世凯背叛了光绪皇帝,投靠了慈禧太后,这才导致光绪皇帝的计划失败。军官作为光绪皇帝的亲信,既没有投靠慈禧,也没有举报光绪皇帝,所以军官被慈禧太后看作了光绪皇帝的人。光绪皇帝被慈禧囚禁之后,慈禧太后当然要对光绪皇帝在军中的势力下手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军官没有什么真本事,但是军官不能不防。

军官这些日子在北洋水师混日子,不和光绪皇帝联系,就连京城的事情也一无所知。他根本不知道光绪皇帝已经失败了,也不知道光绪皇帝已经被慈禧囚禁了。朝廷用兵部的名义调军官回京述职,军官一点准备也没有。到了京城之后,军官稀里糊涂地被一大群大内侍卫看管起来。大家这才相信这个军官不但带兵打仗不行,个人的作战能力也是相当差。

军官的北洋水师统领军职本来就是光绪皇帝破格提拔的,没有正式任命,所以军官不算是真正的统领。免去军官职务后,军官只剩下了一个世袭的佐领虚职,什么实权也没有。他被关押的时候,他的家族为了不受到牵连,直接把他开除了。他连世袭的佐领虚职也保不住了,直接成为了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平头老百姓。不过他是军人,隶属于大清满八旗的大头兵。兵部没有开除他军籍之前,他不能擅自离开军营。

军官终于明白了一句俗语“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他被大内侍卫放出来之后,才知道他没有了家。不但家族世袭的军职和俸禄没有了,就连他也不能回家了。世袭的军职被他的叔叔继承了,家产被他的几个弟弟分了,就连姓氏也不准他使用。要不是有军籍在,军官都不知道将来怎么生活下去。军官在京城无亲无故,又没有一文钱,只好回到军营当大头兵。北洋水师当然去不了了,只好回骁骑营当一个士兵了。骁骑营的人都知道军官的来历,大家都看不起这个一无是处的曾经的军官。大家都没有尊重他,更加有人时不时欺负他,他比一般的新兵还不如。

19世纪末,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00年5月,列强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陆续增兵北京和天津。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E.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2000余人分批由天津租界进犯北京,经廊坊落垡之战,伤亡近300人,被迫退回天津。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7月12日,兵力达到1.7万人,火炮40余门。14日,占领天津。7月底至8月初,兵力增至3.4万人,并做好入侵北京的准备。8月4日,联军集中1.8万余人及81门火炮,自天津出发,先后攻占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尔后纵兵抢掠3天,并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此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的京津四周要隘。联军初期没有成立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8月17日,决定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进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的仪銮殿,并成立军事殖民机构“北京管理委员会”于理藩院衙门。1901年6月14日,联军总司令部撤销。《辛丑条约》签订后,联军逐步撤离北京和直隶地区。战争期间,联军总兵力最多达12万余人(实际参战兵力约三四万人),装备火炮270多门,除日军第5师为整建制外,其余多系临时拼凑而成。出兵较多的国家所派遣军队一般均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铁道兵、舟桥兵等兵种,并有电信队、汽车队、医疗卫生队(或野战医院)、野战兵工厂、粮秣供给队、氢气球队(英军和法军)、杂役队等勤务分队。联军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比较精良的步、机枪和火炮,所有枪、炮弹均使用无烟火药。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他没有离开北京。理由很简单,他没有去的地方,也没有离开北京的必要。凡是有一点家业的士兵和军官,几乎都逃离了北京,只有军官这种人不需要担心自己。军官甚至于有一种被洋人打死一了百了的想法。自从光绪皇帝下台后,风光无限的他,不但丢了职务,就连家人也不要了他。叔叔夺了他的世袭,弟弟们分了他的家产,订婚的对象悔婚了,他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大头兵。这种生活让军官生不如死,不如洋兵一枪打死自己算了。

可是洋人看不上军官这种人,军官既不是美女又不是什么有钱人,洋兵连打死他的兴趣也没有。在他们看来军官这种满清大头兵,比一堆垃圾好不了哪里去。洋人看不起满清士兵,老百姓更是痛恨这些没本事保卫国家和老百姓的士兵。皇帝跑了,大臣跑了,洋人在北京为非作歹,老百姓对朝廷和军队失去了最后一丝丝的信任。本来中国老百姓不敢当面训斥士兵的,可是经历了战乱后的中国老百姓,敢当面对这些无能的士兵吐口水。

军官在洋人控制北京后,一个人偷偷回过一次家。军官担心家人被洋人欺负或者是杀害,军官心里还是记挂家人的。来到家里之后,军官看见空空如也的房子,终于明白了真相。家人不但搬走了,而且连起码的招呼也没有和他打。他把他们当家人,他们却不把他当自己人,军官彻底没有了家人和亲人。

没有了一切,失去了未来,想死又死不了的他,彻底明白和想通了。他不是什么天才,也不是什么天选之人,更加不是什么贵人。没有产业的他,想要活下去,只能留在军营里面。一旦军营都不要他了,他将会什么可没有了。他决定安心留在军营里面,虽然没有前途,但是不用担心饿肚子没地方睡觉。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兵痞,军营里面多了一个老油条,世上少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做梦人。

军官和他所在的军队,被派往湖北镇压乱党,也就是武昌起义部队。无论是军官,还是其他的满清军队,都知道朝廷快完了。他们不但作战不出力,而且纷纷当逃兵起来。和革命党有关的人,直接加入了起义军队。不想死的士兵,脱军装当了逃兵,甚至于头军队的装备当盘缠。军官本来没有想离开军队的,可是他不当逃兵也不成了。他所在的营,整个军营都逃光了,物资和装备也被抢光了,他不走就会被当作替罪羊杀头的。形势逼得军官不得不离开军营,自己去找一条活命的路。

军官在空荡荡的军营里面,找了好久,只找到一些大家不要的旧军装和一些吃的。军官带着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最后一个离开了军营。他知道从这个时候起,他就是一个逃兵了。作为逃兵不但丢了军队的脸,而且不容于朝廷和家族,他不能以原来的身份出现在这个世上。从此他就是一个不能坚韧的黑户,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流浪汉。

军官原打算躲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山里面,从此做一个不为人知的野人的。没想到附近的山区不但不大,而且都已经被人类开发了,根本不可能当什么野人。就在军官失望离开了的时候,军官遇上了一个猴娃。猴娃的慌乱和无助的眼神,让军官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没有家庭观念的他,一下子有了收养这个孩子的打算。从此军官多了一个儿子,军官也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泥猴知道这个军官就是养父他自己,而那个给军官活下去的孩子就是泥猴。养父告诉泥猴,当时第一眼看见泥猴的时候,泥猴真的不像一个人。被母猴抛弃的泥猴,又累又饿躺在一个泥潭里面。他几乎和泥潭混为一体,视力不好的话,根本分不清他和泥潭。饿得没有力气动的泥猴,其实只有等死一条路。要是当时来的不是养父,而是一只野兽的话,估计泥猴连反抗的力气也没有。

不过当时养父一辈子不会忘记泥猴的眼神,泥猴小小年纪露出一种不甘心、绝望、无助、渴望生存的眼神。泥猴不但害怕别人,而且无力反抗敌人,更加希望有人收留或者是帮助自己。多种多样的心情,说不出来也不会表达,但是养父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想法。不知道是因为同病相怜,还是养父真的想要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养父不但救了泥猴,而且收养了泥猴。

养父教导泥猴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教会了泥猴说话和外界交流。对于泥猴来说养父不但是他的恩人,更是他的父亲、家人、亲人、老师。所以后来泥猴一直说养父是他的一切,他属于养父一个人。泥猴说他在没有遇上后来的志同道合的同志之前,养父是对他最好的人。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bkkb8/1kns3nkn.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麒麟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