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9章八万大军阅北平

二妹的定下的夫婿是李让,这个消息既让朱高炽意外,但也没有太过意外。

自己的婚事都有了改变,妹妹的婚事也发生变化,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没有变化,也是能接受的。

和大姐不同,大姐和袁容的亲事,是很早就有了迹象,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小女孩嘛,陡然间知道要嫁给陌生的男人,肯定是会哭的,特别是在母亲和长姐都是先恋爱后结婚的背景下。

在小女孩心目中,更希望能像母亲和长姐一样,虽然宠爱妹妹,但是在这一点上,朱高炽还真是无能为力。

虽然对李让此人的印象不太好。

此人的目的性极强,为了自己的前程,不顾家人的安危,虽然在靖难之役中,投靠了朱棣,但是却让他的家人在应天府亡于朱允炆的刀下。

而且为了自身的权势,支持未来的汉王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甚至鼓动其谋反。

如果不是因为死得早,汉王造反时,必定有他的身影在旁。

但也李让的才能不可否认,的确是位能承担大事的人才,朱棣许多事托付给了此人。

府里的嬷嬷们,安慰了朱月贵几句,但也没当回事,小姑娘哭几日自然就好了。

倒是大姐朱玉英和两位小妹妹,围着朱月贵开导她,几个小女儿煞有其事的模样。

这些都不放在朱高炽的心上。

徐氏虽然心疼女儿,可这么多事情一股脑的涌过来,既要操持分封的事情,又要安排儿子女儿嫁娶之事,已经顾不上朱月贵。

这些家里的事情,朱高炽没有要插手的意思,全部丢给了母亲去操办。

男主外女主内,就是如此。

北平诸卫操练的日程已经开始商议,朱高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回不再是各卫自行其是,而是行军到北平大阅。

四年下来,北平省内的铁道谈不上四通八达,多数的地段,修建的还是简易铁道。

只有部分运载量高的地段,才使用了横形木枕固定铁轨宽度,还有部分铁道段采用的竖形木枕。

换句话说。

大部分停留在铁道原始阶段,少部分停留在铁道原始进阶阶段,极少部分停留在铁道初级阶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高炽领着长史府,北平都司,中华重工三套班子,在王府周围寻找开阔地区,挑选用来卫所士兵演武的大场所。

最后在王宫以北的景山,也就是两百余年后,崇祯上吊的煤山,朱高炽选择了这块地方。

现在的燕王宫还不是后来的紫荆城,许多的建筑还没有影子,按照朱高炽的计划。

以燕山三卫留下来的主力,以及石匣营这些精锐军队为主,其余卫所派遣精兵。

合计八万人的操演规模,以目前燕王宫的格局,还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的下。

“小王爷好诗情。”

有人恭维道。

在山崖上,朱高炽迎风站立,衣角拂动,腰间挎着宝剑,此时,红日当升,眼前正是大好河山。

身后有朱棣为朱高炽留下的老将唐云等,还有朱能这一批新秀,长史府的葛诚,金忠等重臣,然后是陈亨等北平都司的官员。

整个北平的“枪杆子”、“钱袋子”尽在朱高炽手中,这回自作主张的八万士兵大阅北平城。

如果办成了此事,他在北平的威望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朱棣面前都有了话语权。

毕竟世子之位,是皇爷爷亲封的,哪怕是朱棣也无权罢免,和以前依附朱棣的形势截然不同。

“铁道运输有大利,传统的行军,对军力和士气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而用铁道来运兵,不但可以快速调动,还能保持士兵的体力,所以才要尝试。”

铁道在北平已经不是新生的事物,虽然大多数的老百姓,仍然没有乘坐过铁道。

可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对铁道的认识,许多人也越来越深,不像刚开始时的陌生。

也是朱高炽第一次提到,不怕应天府学去,因为时间来不及了。

不提消息传播的速度,就算应天府的那帮人立马来学,恐怕刚打下了基础,也来不及发挥作用,反而会便宜了自己。

新事物必定会产生新的问题,而大操练乃军国大事,容不得马虎,因此都指挥使陈亨,提醒道:“人多眼杂,八万士兵从北平各地改坐铁道,恐怕会导致出错。”

“不要怕出错,出错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改正,反而有利于发展,怕的是宁愿不改变,只为了不出错。”

朱高炽笑着说道。

“小王爷既然决定了,我等必定马首是瞻!”唐云上前支持道,他的想法和陈亨不一样。

小王爷受封世子,以世子的名分第一次主持大事,为了小王爷的威名,他一定全力帮助。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有不少,都是朱高炽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威信。

陈亨只是提醒小王爷,并不是为了唱反调,唐云的表态,令他有些不悦,因此不再多言。

“好了,诸位的心意我都明白,皆是为了王府的一片公心!”朱高炽拍板。

下面人有矛盾,作为上位者不能任由其发生下去。


页面连接:http://www.nskyin.com/view_0_b8bbs/1ko8ok38.html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虫小说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